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正式提出并系統闡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本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新的文化使命”,專訪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沈壯海。
訪談人:習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集中體現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您能否談談如何全面認識習近平文化思想?
沈壯海: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史、黨領導的文化建設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理論結晶與思想引領。我想,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首先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認識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價值和時代意義。
第一,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習近平文化思想對當今時代更為凸顯的文化意義、更為強勁的文化呼聲進行了敏銳而深刻的把握、自覺而有力的回應?;趯Ξ斀駮r代文化意義的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稱為民族的“精神基因”“魂魄”和“獨特標識”,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文化軟實力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實力。文化建設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新時代以來文化建設在黨治國理政實踐中居于戰略之位、關鍵之筆,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二,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都是在回答實踐問題、總結實踐經驗、引領實踐發展中凝結成的時代的思想精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指導、親自推動,組織集體學習、召開專門會議、主持專題座談、制定改革方案、推動重大工程、實地調研考察,對思想理論、精神文明、文學藝術、新聞輿論、哲學社會科學、文化遺產保護等文化領域各重要方面逐一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部署、關心指導、廣泛動員。在這一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論述之密集、豐富,前所未有。這些重要觀點,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反映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形成的新的規律性認識,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體內容。
第三,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觀察時代之變、懷著深厚的文化情懷思考文化之題。深刻闡明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方位、戰略意義、本質特征、使命任務、發展道路、價值中軸、方針原則、政治保證等問題,構成了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創造性回答當今時代文化之問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原創性成果,并有力引領了新時代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
第四,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的行動指南。首先,習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時代中華民族文化奮進的光榮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边@一重要論述,確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目標指向。其次,習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的文化奮進應堅持的必由之路?!皟蓚€結合”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由之路。再次,習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的文化奮進應高揚的文化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展現了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所需始終葆有、發揚的文化精神。最后,習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的文化奮進應著力的關鍵任務。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七個著力”,這是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戰略重點。
訪談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我國將“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首次明確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間表和任務書。文化強國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您認為其中有哪些必須高度關注的戰略支點或者說關鍵要素?
沈壯海: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必須在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心態、文化形象建設諸方面共同著力,推動其整體性發展。
文化精神彰顯著一種文化體系的風骨、氣韻、胸懷、眼界。在當代中國,強化文化精神的建設,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包括人民本位、剛健自強、創新創造、開放包容等在內的文化精神,使之成為文化發展中無處不在的“普照的光”。
文化能力,是一個國家在推進文化繁榮發展方面所具有的素質。在當代中國,推進文化能力建設,必須深化國民教育綜合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夯實文化強國建設的主體依據,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為中心環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文化心態既是社會發展現實在社會心理層面的呈現,又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強國,一定擁有積極向上的文化心態。在當代中國,推進文化心態建設,就是要讓我們的社會在文化上更多些自尊自信、悅人悅己、理性平和、積極向上,更加從容地對待我們的歷史文化,更加自覺地禮敬我們的民族英雄,更加大膽地吸納外域的優長,更加主動地擔當今人的文化責任。
文化形象,是人們對于一國文化所形成的認知,是感知和評判一國文化強弱的重要維度。在當代中國,加強國家文化形象建設,要求我們更好地推進國內的文化改革發展,準確把握文化傳播的規律,有效提升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更好展現中華文化的實力和魅力。
在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建設始終是無法割裂的,是一個深層交融的有機整體。四者是文化強國建設的不同方面,但從其中任何一個方面,我們也都可看到其他三者的存在、躍動與互攝。唯其共強,才能有力構架起文化強國的巍然屹世;而又唯其共生,才能實現其共強。這要求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要始終堅持此諸方面建設的整體性。其一,要始終堅持既“觀全局”又“謀重域”,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整體視野中觀察思考、扎實推進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等各方面的建設,建強文化強國的各戰略支點。其二,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建設每一方面的推進,都要強化整體思維、關聯思維,關注并協同推進其他相應方面的建設。其三,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建設,要融入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在具體實踐中實現共融、共生、共強。如在文化作品創作、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傳播創新、文化貿易推進等等之中,便都同時存在著文化精神的弘揚、文化能力的提升、文化心態的涵養、文化形象的塑造與展示問題。換言之,文化事業與產業發展的每一個領域,都內含著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元素,都內含著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建設的任務,都要增強觀念與行動的自覺。這種觀念與行動自覺的增強,也便是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整體性建設得以有效推進的根本性依托。其四,要始終扣緊創新創造這個主線。從文化強國建設的角度而言,如果說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建設中有一條貫穿其間的最鮮明、最根本的主線的話,那就是創新創造。這是因為,創新創造是文化的本質所在,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既要有創新創造的文化精神、文化能力,也要有創新創造的文化心態、文化形象。對于我們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而言,創新創造是我們文化圖強之路上的第一動力,既是我們必須始終高揚的文化精神,是我們必須持續不懈、永不停頓地著力提升的文化能力,也是我們必須在全社會厚植的文化心態,是我們所應鮮亮展示的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
訪談人:您剛剛從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心態和文化形象角度,為我們闡述了文化強國的關鍵要素,描繪了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生動圖景。您認為如期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實踐層面應該從哪些方面著力?
沈壯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實現全面復興的題中之義。近年來,我們不僅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號角,也不斷增進文化強國建設的路徑自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推進民族復興的歷史高度出發,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極其重要的位置,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造性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理念原則、目標任務、實踐路徑等根本問題,清晰展現了文化強國建設的中國邏輯。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歷史節點上,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應當在已有建設舉措的基礎上,把握以下幾個著力點。
第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靈魂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其中的靈魂工程。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人們據之以觀世界、慮人生、辨善惡、別曲直、識美丑,也以之為向心凝聚、一體認同、創新創造的依據和向導。任何一種文化體系的性質,都由其內含的價值觀決定和表征;任何一種文化體系的魅力,都由其內含的價值觀蘊化、彰顯;任何一種文化體系的發展,也都由其內含的價值觀規約、引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積極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我們的民族和國家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確立起我們的文化體系賴以良性運行的價值中軸。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需要我們在融入、貫穿、落細、落小、落實上下足功夫,久久為功。
第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意識形態決定文化的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構筑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長城。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領導,需要我們黨一如既往注重理論建設,與時俱進走在理論創新前列。理論建設的核心任務是立足我國實際、立足時代特點、立足變化著的環境、條件和對象,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凝聚共識,做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篇大文章。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需要研究掌握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和特點,提升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系統闡述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的問題,提出了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明確要求,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確立了基本原則。我們應當結合對這些重要講話的學習和研究,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規律的認識,把握當今社會意識形態工作的新課題新要求,不斷提高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科學化水平。
第三,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充分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國家文化軟實力,即一國的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不僅關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需要自信從容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們既要把中華文化中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又要將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在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中,我們既要勇言價值觀,也要善言價值觀,要結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生動實踐、結合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奮斗歷程,打造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提升國際話語權,向世界真切展現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
訪談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蹦岬脚嘤鐣髁x核心價值觀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靈魂工程,那么,在文化建設中如何認識和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沈壯海: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知行合一。一方面,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領悟,將其要求內化于心。真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真理性與道義性,關鍵依靠人們在實踐中的感悟。我們應在對億萬同胞齊心開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親身參與中、在日常社會生活的點滴中、在國家發展的傲人成就和社會生活的日益進步中,去切實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化于行。價值觀培育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在細處著手,在小處發力,在實處用功,時時刻刻注意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準則和要求。在深化價值觀認知和認同的基礎上,努力將之外化為指導我們社會實踐方方面面的基本價值準則。
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好文化的作用。文化的核心內涵是價值觀,價值觀的重要基礎是文化。在價值觀建設中發揮好文化的作用,我們需要理性面對自己文化的歷史。開掘利用好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當下的價值觀建設便可以獲得豐厚的精神滋養;承繼好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優秀價值觀,我們才能真正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命脈。在價值觀建設中發揮好文化的作用,我們還需要著力推進文化的新發展、借助文化發展的新成果。價值體系和價值觀的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三位一體,成就于中華民族在弘揚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開創文化新輝煌的生動實踐中。在價值觀建設中發揮好文化的作用,還要求我們以開放的氣度、博大的胸懷對待外域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起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內在靈魂,是我們清晰認識和把握“如何治理”這一基本治理問題時最深層的價值依循,也是我們準確定義、定向“什么是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如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時應當持緊的價值尺度。能否運用好價值體系、價值觀的力量開展治理,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深深融入國家治理體系之中,成為其內在的躍動的靈魂,才能在引領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同時,獲得有力的制度體系的支撐。
文化軟實力建設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以核心價值觀為重點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要統籌內外。一方面,要著眼國內有效推進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與踐行,用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社會思潮、整合社會意識,增進價值自信,凝神聚氣、提振族魂;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臺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方方面面,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發好中國聲音,展現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內涵與魅力。在全球化、信息化迅猛推進的當今時代,核心價值觀的國內弘揚踐行與增進國際認同緊密膠著、一體互動。因此,以核心價值觀為重點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科學統籌國內弘揚踐行與國際交流傳播兩個方面,在內外統籌中實現對內凝聚力與對外吸引力的相互涵育、相互增益。
訪談人:在全面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離不開對世界其他國家文化建設有益經驗的吸收與借鑒。您能否談談世界文化發展的基本情況和各國推進文化建設的經驗做法?
沈壯海:文化建設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共性話題,與國家建設的各方面相互滲透、影響,其在治國理政中的地位愈加凸顯。文化圖強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追求。文化的世界性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基本特征,共同決定了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既需要立足本國實際,也需要放眼當今世界,深刻洞察世界文化建設的趨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方向。
文化圖強的普遍追求直接體現在紛出迭代的文化戰略之中。在綜合國力競爭的激烈展開中,文化的地位與作用愈益凸顯,文化越來越成為這個時代的鮮明標識;以戰略之舉激發文化活力,構建文化優勢,越來越成為這個時代各國的戰略抉擇。在美國,文化問題始終是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的重要戰略關注,美國一如既往地以自由的化身自居,聲稱為了保衛其國家和價值觀,尋求在全球推廣自由,將美國價值觀視為其力量和安全的源泉。除在國家安全戰略等綜合性的國家戰略中關注、構劃文化戰略外,美國也多有專門性的文化戰略行動計劃。在英國,以創造性、創意產業為核心的文化戰略接連推出,先后發布《創造性的未來》《創意產業綱領文件》《創意英國:新經濟,新人才》《促進文化數字化發展》《文化白皮書》等戰略文件和發展報告。在俄羅斯,將鞏固文化強國的地位作為文化戰略的立足點,先后發布多個俄羅斯文化聯邦專項綱要,出臺《國家文化政策基礎》《203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文化政策戰略》等戰略文件。
著力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當今時代各國文化戰略中無一例外高度關注的戰略重點。文化產業之所以如此重要,與其作為文化與經濟交融之體、作為文化創造力承載與展現之體等特點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2021年3月,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發布的《文化藝術生產衛星賬戶報告——基于2018和2019年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有520萬人從事文化和藝術產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9197億美元。諸多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國家戰略文本、重要文獻不僅多維地表達了對文化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豐富認識,也勾畫了當今時代文化產業發展、競爭的世界圖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德國委員會于2007年發布的《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同樣不惜筆墨地描繪各國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狀況,著力為德國文化產業同歐洲及國際文化產業發展狀況之間的對比提供便利。在具體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各國都有自己的戰略敏銳、切實舉措。德國專門啟動“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啟動資金”項目,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業者和自由職業者提供融資,2012年8月發布的《文化/創意產業倡議——現狀和前景》明確指出,聯邦政府文化/創意產業倡議的目標是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充分挖掘該產業的就業潛能,給創新型小企業和自由藝術家提供更多的機遇。
任何文化的前行都是在既有歷史基礎上的前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對待自己的歷史和傳統,如何對待自己的文化積淀和遺存,是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要面對的課題。注重對歷史文化的開掘,注重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21世紀各國文化戰略呈現出的又一個顯著特征。文化遺產作為過往文化創造的歷史遺存,對文化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對一個民族、國家的繼續前行,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英國《文化白皮書》(2016年)中,文化遺產不僅被視為國家認同感的關鍵,也被視為具有長期經濟和社會收益的所在?;趯ξ幕z產重要意義的認識,當今世界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越來越被置于重要位置,各方面紛紛確立法規、制定戰略、傳承保護。法國《文化和媒體2020:新一代文化與通信部》(2012年)稱,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象征價值和它激起的公眾情懷都賦予了它在文化行動中無可爭議的重要地位。
文化在傳播中展現魅力、實現影響力,文化也在對傳播回饋信息的把握、消化中汲取強勁補充生命活力的營養。與此同時,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軟實力越來越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綜合國力的重要構成部分。進入21世紀以來,盡管戰略出發點不一,但各國對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視均有增無減。對文化國際傳播意義的闡發,遍見于各國相關文化戰略和相關重要文獻之中。英國《文化白皮書》(2016年)展現了其在推動英國文化海外傳播、提升英國軟實力方面的決心和意志,如通過文化出口推廣英國,提高英國的世界聲譽和軟實力,通過“大不列顛推廣”計劃,利用文化打造“英國品牌”等,以圖鞏固英國“軟實力領導者”的地位?;趯ξ幕瘒H傳播重要意義的認識,21世紀以來各國紛紛推出戰略舉措,著力推進各自文化的國際傳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軟實力。推進文化國際傳播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包括各國普遍關注、借助的關鍵路徑,如語言推廣即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德國《2011—2012年度聯邦政府關于對外文化和教育政策的報告》(2013年)強調推廣德語是對外文化和教育政策的重點和核心任務。
訪談人:堅定文化自信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蹦芊裾務勗谏鐣髁x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指引下,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沈壯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富實踐,扎實奠定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強大國力基礎,極大地推動了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整體提升,探索形成了文化興盛的獨特發展道路,促進了文化事業產業的繁榮發展,也進一步深化了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理論自覺。增進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涵養有力量、有底氣的文化自信,需要我們有更強的當下意識、時代意識、擔當意識、創造意識,有效夯實文化自信的根基。
文化自知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不斷地深化對文化自我的認知、增進對文化自我的認同,是文化自信構建中一項基礎性的工程。中華文化是一個整體,對中華文化的認知,我們既應知其源、識其流,也應真切地領略其濤浪所至、潮頭所向。推進對中華文化的整體性認知在當代中國的普遍性增進,需要我們在構建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同時,也積極構建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傳承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弘揚教育體系,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建立在對中華文化發展歷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之上。在推動全社會深化對中華文化整體性認知的過程中,我們還應當注重對中華文化精神的提煉與開掘,注重在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講明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創造能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的科學闡釋,增進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的自信。
創新創造是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命。文化的生命力,激活和增進于永不停息的創新創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先民正是用卓絕于世的創新創造,鑄就了中華文化的飲譽風流,奠定了令當下的中華民族足以自信的歷史底氣。新時代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只有在舊邦新命的歷史接續中、在文化創造活力充分涌流的當下實踐中,才會更加充盈浩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之所以稱其為“偉大”,就在于我們的人民和民族永遠心懷夢想,始終革故鼎新,創新創造,自強不息。永不停息的創新創造,成就了我們歷史上的偉大,也唯有永不停息的創新創造,才能成就我們當下的偉大,開創我們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新輝煌。
人民群眾是堅定文化自信的主體。人是文化創新創造的主體,也是人類社會一切歷史創造的主體。文化創新創造、人類社會所有創新創造的進程及其成果,始終與人的素質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文化建設堅持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一直以來的鮮明立場。提振文化自信的過程,同樣要與人們文化創新創造的進程緊密地結合起來,與人們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全民族素質的整體性提升緊密地結合起來。筑實文化自信的民眾素質根基,要求我們切實關注“以教育人”這個關鍵點,抓好教育強國建設這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切實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筑實文化自信的民眾素質根基,還要求我們切實關注“以文化人”這個關鍵點,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貫穿到文化發展的全過程,將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擺在謀劃、推進文化發展的中心位置。
全面發展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關鍵。文化自信作為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與文化的發展狀況息息相關,隨著整個經濟社會、國運民祉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有著中國經濟社會長足發展、中國力量歷史性提升的強力支撐。對文化自信問題的觀察和思考,需要我們放眼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進步,放眼于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全局。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進一步提振我們的文化自信,需要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得以滿足的發展進步的實踐和事實,筑實文化自信的現實根基。
訪談嘉賓簡介
沈壯海,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課題多項,在《求是》《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學術論文或理論文章200余篇,出版獨著、合著《文化軟實力及其價值之軸》《論文化自信》《文化強國建設的中國邏輯》等10余部,《文化強國的關鍵要素及其建設研究》入選202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有關成果曾獲中宣部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計劃、獲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擔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總委員會主任委員。
訪談人簡介
賀政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